牙齦出血:如何讓牙齦保持健康?

牙齦出血了要怎麼辦?什麼時候應該去看牙醫?

牙齦出血:如何讓牙齦保持健康?

當您正在吃飯、兩餐進食之間,或是刷牙的時候,如果發現牙齦出血,請務必馬上去看牙醫。健康的牙齦是不會出血的。如果牙齦經常出血、紅腫,這就是牙齦炎的第一個徵兆。牙齦出現發炎狀況時,牙醫會檢查是否有更嚴重的牙齦問題,再判斷是否要進一步治療。牙齦一旦萎縮,就再也無法恢復了,因此我們好好照顧牙齦健康。

除了尋求牙醫的協助之外,還有一些居家護理和其他方法可以預防牙齦出血。

  1. 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
  2. 如果牙齦出血了,應該什麼時候去看牙醫?
  3. 如何預防牙齦出血?
  4. 牙齦出血的居家護理

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

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

刷完牙後,您是否有注意到牙刷或水槽上有血?這是輕度牙齦發炎的第一個徵兆,也就是您得了牙齦炎。造成牙齦炎的原因,大部分都與細菌有關。我們口腔中有超過 700 多種,10 億個以上的微生物1,在正常的狀況下,這些微生物能夠相互制衡。雖然有很多原因會破壞這種平衡,但是只有少數幾種細菌會導致牙齦炎、造成牙齦出血。

牙齦炎/牙齦發炎

牙齦炎 是指牙齦表面的發炎,牙齦會腫脹和發紅。孳生在牙齦周圍的細菌會逐漸擴散到牙齒和牙齦之間的微小間隙裡,進而引起發炎,導致牙齦出血。徹底清潔牙齒,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。

牙周病

牙周病是整個牙周組織的疾病,除了影響牙齦之外,也會影響能夠穩定牙齒的牙周韌帶及顎骨。依據「牙周囊袋深度」和口腔的整體狀況,可以將牙周病分成 4 個階段。此外,牙周病還有擴散的危險。2

營養素缺乏症

牙齦出血或是牙齦萎縮,會發生在營養素或蛋白質攝取不足的人身上。營養不良、厭食或過量飲酒的的人,會有維生素 C缺乏症,導致口腔出現問題。蛋白質缺乏症的人也是如此。因缺乏維生素 C 而導致牙齒脫落的病症,自古以來被稱之為「壞血症」。

懷孕

在懷孕期間,女性體內荷爾蒙會有劇烈的波動。因為荷爾蒙的關係,使得口腔組織鬆弛,牙齦敏感的部位更容易受到感染,導致發炎。

口腔護理和刷牙的方式

錯誤或太用力的刷牙方式,經常會導致牙齦出血。有許多經過科學研究的刷牙方式,例如貝氏刷牙法(BASS technique,兩顆兩顆牙齒來回刷),但是這些刷牙方式一般人很難完全做得到。您可以與牙醫師討論哪種刷牙方式最適合您。

如果牙齦出血了,應該什麼時候去看牙醫?

如果牙齦出血了,應該什麼時候去看牙醫?

如果您很少有牙齦出血的狀況,就不用急著馬上去看牙醫。平時好好地清潔牙齒和保護牙齦,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和定期讓牙醫洗牙,就能有效維持口腔的健康。

如果牙齦持續出血超過 2-3 天,或是出血日益嚴重,甚至是牙齦出現明顯的改變,這時候就要立即尋求牙醫協助。若是牙齦疼痛、有口臭、發燒或牙齦上有黃垢堆積等狀況,請務必要清楚地告訴牙醫。有時候,疲勞也會導致牙齦出血。

如何預防牙齦出血?

如何預防牙齦出血?

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預防牙齦出血:

  1. 規律地刷牙:每天要刷牙兩次,防止牙菌斑堆積在牙齦邊緣,造成發炎。使用牙齦出血專用的牙膏, 例如Bioniq®貝歐尼修復牙膏護齦加強配方 , 就含有活性成分乳鐵蛋白和玻尿酸,可以保護牙齦,預防牙齦發炎。
  2. 使用漱口水:刷牙後使用漱口水也有助於防止牙齦出血、減少牙齒上的細菌堆積,並防止口臭和牙齦問題。

  3. 清潔牙齒縫隙:您可以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齒縫隙,加強日常的口腔護理。您可以諮詢醫生或護理人員如何正確使用這些清潔產品。

  4. 專業的牙齒清潔:每年至少要安排兩次洗牙,讓專業牙科醫師徹底清除牙菌斑和牙垢。清除牙菌斑能減少細菌附著在牙齒上,防止牙齦發炎和出血。

  5. 清潔舌頭:使用舌刷清除舌頭上的細菌,可以降低罹患牙齦炎的風險。

  6. 減少糖份的攝取:過量攝取糖分會讓口腔中細菌快速滋生。尤其是那些讓人整天不離手的含糖的小零食,很容易助長口中的細菌。在用餐後刷牙、嚼無糖口香糖來清潔口腔,都可以減少細菌孳生。

  7. 健康均衡的飲食:減少攝取糖份和酒精,多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 C,這對於預防牙齦出血來說非常重要。

有了正確的觀念及方法,就可以改善牙齦健康。但是,如果牙齦長時間持續出血,或是經常受傷,您應該立即去看牙醫。

牙齦出血的居家護理

家中常備一些可以幫助牙齦止血的簡單小物,像是鼠尾草和洋甘菊茶,可以舒緩發炎反應。

牙齦出血適用的產品


Sources:

  1. Meyer, F. & Enax, J. Die Mundhöhle als Ökosystem. Biol. Unserer Zeit 48, 62-68 (2018).
  2. Jepsen, S.: Neue PAR-Klassifikation, neue PAR-Leitlinie, neue PAR-Richtlinie. Kassenzahnärztliche Vereinigung, 05-2021.